聯副小品集〈若是文學〉
鱷魚手記的阿凡達

文學讀者很愛對號入座,看了小說中的主人翁遭遇,便認定這是小說家本人親身體驗。我在教邱妙津的《鱷魚手記》時,《鱷》中的點點滴滴都被學生當作曾經發生在邱身上的事。

看小說而對號入座,是讀者甚至文學研究者戒不了的怪獸習慣,在此我沒時間打怪獸了;但我想指出,如果把小說主人翁當作本尊,把自傳色彩濃厚的小說中人物當分身,甚至當作阿凡達(典出電影),如此來讀小說,讀者可能獲得更多觸發。

在《鱷》中,邱妙津本人什麼都沒做,但邱的阿凡達都代替邱做了。邱甚至還可以遙控她的阿凡達,去做她本人不肯做的事──我這樣一說,課堂裡的學生哄堂大笑。希望他們都懂了我的意思。

阿凡達並不是特例,而是文學作品的通例:你並沒有親自做了什麼,但是別人(含陌生人)替你做了什麼。英文關鍵字「proxy」(虛擬機)、「surrogate」(代理孕母)等等在台灣都成了科技用語,但它們都是文學研究的常用詞。你的阿凡達可能是全然的陌生人。文學的運作就是這樣,人生也是。

 

 

【2010-12-21/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