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Moving Constituents i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漢語歷史語法中的「詞﹝組﹞移位」PART2
Alain Peyraube(貝羅貝)
 
摘要:trueTM

﹝四﹞動貌標誌「了」
(the aspectual marker “Lao”)
1.      Early-Medieval Chinese: V1+O+V2(畢、訖、已、竟、了)
(17)王飲酒畢?﹝世說新語方正篇﹞
(18)具乞食訖?﹝佛說阿含經﹞
(19)佛說此經已?﹝佛說阿含經﹞
(20)張繼英作數曲竟﹝世說新語﹞
 
2.      Late-Medieval Chinese: V1+O+V2﹝了﹞單一V2取代了其他動詞
V2「了」→PC(phase completment)「了」
V1+O+V2-了 >>>>> V+O+PC-了
MC Hypothesis:V+O+ PC-了 >>>>> V+PC-了+O
(21)作此語了遂即南行﹝敦煌變文﹞
 
3.      Li & Shi 提出反駁:認為V+PC-了+O是經由Adding “Object” 變形來的。
   V+PC-了>>>> V+PC-了+O (Adding)
   V、O、「了」應有以下是兩種不同的結構:
(1)沒有O的原本結構
 V+ADV+了(少)
V+了(多)          
===>V+了+O(Adding)
 
(2)有O的原本結構
V1+O+ADV+V2「了」(在此V2的「了」尚未語法化)
*ADV+V+O+了  (沒有這種結構)      
====>V+O+了
   
4.      Wu從「過」演變的角度贊同Li & Shi的說法認為詞組改變是經由Adding而非Moving。
Adding: V-過>>>>>> V-過+O
非Moving: V+O+過>>>>V+過+O (X)
結論:「了」的演變應和「過」一樣
 
5.      作者提出辯駁:
「了」的運作機制 =/=「過」
「過」的歷史發展只有非常清楚的一條規則:
 (1) V1+V2「過」>>>> V+AM「過」
    V1+V2「過」+O >>>> V+AM「過」+O (Adding)
  然而「了」的發展則有兩個脈絡:
(1) V1+O+ADV+V2「了」>>>>>V+O+了
  (2) V+了>>>>V+了+O
 所以不是單純的adding就足以解釋一切,應該還是有詞組移位的運作機制在。
 (1)V+PC-了>>>>>>V+PC-了+O (by adding)
 (2)V+O+ PC-了>>>>>V+ PC-了+O (by MC)
 
﹝五﹞結論
1.      不能光以這三個結構變化否定MC的運作機制
2.      歷史語法中仍然有很多的語法結構轉變必須用到詞組移位的機制來解釋他們的改變。
3.      因此作者舉出四個必須使用MC才能解釋的語法現象:
(1)   Development of Dative Structure(雙賓結構的發展)
  (早) V1+於(V2)+IO+DO >>>> V1+ DO+於(V2)+IO  (DO前移)
    覆   於     地  其盾>>>>覆  其盾  於   地
       (晚)V+DO+於(prep)+IO >>>>於(prep)+IO +V+DO  (於+IO前移)
           覆其盾  於       地 >>>> 於      地  覆 其盾
 
(2)   Resultative Complement (結果補語位置)
V+O+不得 >>>>V+不得+O
由 你 不得 >>>>由不得你
    
(3)   Comparative Forms of equality(比較?)
X+Adj+CM(如、似)+Y >>>> X+CM(如、似) +Y +Adj
貌 美     如         花>>>>  貌    如      花  美
 (CM(如、似) +Y移到形容詞前)
 
(4)   Interrogative pronouns objects and the personal pronouns object pre-verbal have been moved post-verbal position.(古漢語中的疑問代詞、人稱代詞賓語前置問題)
 
A.     InterroPro-Object+V >>>> V+ InterroPro-Object
     何幸(之)        有>>>>有  何幸
B.     Neg+PersonalPro-Object+V  >>>> Neg+V +PersonalPro-Object
   莫         我           肯顧>>>> 莫   肯顧          我
   未         之           見(也)>>>>未   見            之(也)        
 
~~~~~~~~~我是分隔線~~~~~~~~~~~~~~~

關於漢語歷史語法的轉變這個論題很有趣
讀到這篇文章時有種想要把他介紹給其他文言文教學者的衝動
不過解釋詞組轉變的說法真得很多
個人覺得能從科學與量化的角度分析詞組位置的變化是這篇文章很成功的地方
但課堂上曾與老師討論到
這篇文章的其中一個問題是仍然沒有解釋促發詞組位置轉變的肇因
(這應該是更有趣的關鍵點,難道是受到他族語言的影響?)

關於古漢語歷史語法轉變的這類課程論題
如果這些科學性的探討能有個定案的話
相信對於教學者有莫大的幫助
只是
學術何時能有定案?


TM誌 2007.1.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