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娛樂訊 5月5日,第17屆u_京大學生電影節入闈影片《星海》分別在中影電影院、北京師範大學北國劇場與大學生觀眾見面。中影電影院的放映結束後,身為夫妻檔的兩位導演肖桂雲、李前寬親臨現場與大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音樂沒有國界,但音樂家卻有祖國

  星空的廣袤與大海的深沉承載了一個少年對於音樂純純而執著的夢想,但在逐夢的途中,道路並不平坦。冥冥中的定數似乎告訴人們命運的存在,同時又暗示著人們通過自身抗爭改變注定的命運,這是電影《星海》給觀眾的生動一課:在成長的過程中,一些愛被漸漸忽略或習以為常,但《星海》卻觸動了心中一直存在卻少去觸碰的對尋常母愛的感恩。於是,電影落幕,冼星海為母親(徐若瑄飾)在鋼琴前縱情彈奏,母親聲淚俱下,觀眾起立鼓掌,熱淚盈眶。

  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的澳門,作為活得比普通人更低微的一群人──□家人,他們『可食皇家糧,不可居皇家土』,於是以船為家,漂泊海上。他們的生活v陬蛦\多被鄙夷、被忽略、被強制的無奈,於是電影中的母親,隱忍而堅強,她當掉自己的手鐲給兒子讀書;她在兒子被私塾先生開除時冒著大雨在先生門前長跪不起;在遭受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之後,她寄希望于兒子能夠好好讀書出人頭地;雖然也曾軟弱,卻盡自己的努力,為年幼的兒子撐起了一片天。母愛是貫穿于電影始末的主題。

  大海是電影的背景,或寧靜或洶湧的大海不理會人間的悲歡離合,於是電影中有這樣的場景:星海和外國好朋友蒂娜無憂無慮地追逐玩耍,此時的他們沒有民族的界限,也無相互的欺壓,他們的友誼只是『你吃』,『我不吃』接著不自覺咬上一口的純潔;同樣是在海邊,星海的阿公教會他『冼』『星』海』幾個字,星海笑著叫著自己的名字,仿佛詔告天下一般,『我叫冼星海!』;還是在海邊,抓著外公減下來的辮子,星海的母親和星海奔跑著慶祝民主革命的勝利,慶祝他們將至的好日子;但同樣在海邊,星海的母親和星海披麻戴孝,祭奠阿公,因為阿公出海駕駛的小船被葡萄牙的船隻撞沉,阿公再也不會回來。納百川的大海接納了人世間的悲喜,影片拍攝過程中,由近及遠,最終人與大海相比,變成微小的一點,在蒼茫的大海面前,也許人要改變自己的處境,真的不易。

  蘇有朋在劇中出演冼星海的音樂老師,他教冼星海鋼琴,更教會他『音樂沒有國界,但音樂家卻有祖國』,融愛國主義于無形。影片展示了鮮為人知的冼星海兒時的經歷,謳歌了星海母親善良隱忍的性格以及感人至深的母愛,以及世事背景下的愛國熱情。

  由母愛到家國之愛

  《星海》放映後,導演肖桂雲、李前寬到場與大學生見面。

  兩位導演講述了《星海》的創作初衷,『前些年我們去澳門,一個老同學給我們講澳門的歷史涉及了冼星海的童年,當時覺得在這樣東西方文化融合的複雜背景下,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們應當把它搬上熒幕。』但儘管背景很豐富,但資料可考得很少,於是,兩位導演也將自己的童年往事放到星海身上。『每個人都會感受到母愛,每個人也都有追求自己喜歡事物的樂趣,但當我們長大去看母親童年對我們的呵護,那些關於愛關於美的往事,才恍然知道母愛有多麼偉大。這部影片就是講述的一位極有天賦的孩子,但同時卻是一個□民,他如何成長成才,由感受母愛上升到對家國之愛的過程,這種升華了的愛會跨越時間va點』,導演現場對電影的主題進行詮釋。對於電影是否會拍續集的疑問,導演表示大致會表現冼星海在巴黎的境況。

  《星海》中徐若瑄的表演令人驚艷,電影中她不複一貫的光鮮亮麗,而是素顏出鏡,而在見面會現場,肖桂雲老師告訴大家徐若瑄為角色需要和電影拍攝效果還足足曝曬過三天,拍攝時光腳走在布滿小木刺的木板上也無怨言。現場有觀眾詢問導演徐若瑄特質與角色選取的關係,導演作答『也是在一次電影節,我們見到了徐若瑄,吸引我們的是她那會說話的眼睛。她很有南方女人的特點,眼睛大而深,所以我們相信他能擔負的起這個角色。雖然有人在開拍前曾質疑過我的選擇,但我相信一個好演員是能勝任這種挑戰的。』兩位主創無疑道出了徐若瑄的的敬業精神,令人欽佩。

  (北師大學生記者 何新)

相關連結:http://magazines.sina.com.tw/article/20100506/3108729.html
   http://www.verycd.com/topics/317964   (黃河鋼琴協奏曲八個版本......我喜歡殷承宗的)
   http://blog.sina.com.tw/csfe2010/    (兩岸電影展官方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